今年2月5日,“短视频第一股”快手登陆港交所,上市首日就迎来暴涨,当日市值超1.23万亿港元,超越京东成为第五大互联网公司,这也令业界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短视频的流量释放出来的商业价值。毋庸置疑,以快手、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应用已经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,然而回顾其成长史,我们会发现短视频的发展与4G的商用过程密切相关:
2013年底,中国正式发放4G牌照,4G智能手机性能的大幅提升为短视频的硬件载体打下基础;也正是在2013年底,快手进军短视频,到2015年初其日活用户数就突破了1000万,并开始快速发展;2016年,今日头条推出短视频产品抖音,甚至实现了比快手更为迅速的增长……据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,2020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达到1408.3亿元,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,2021年预计接近2000亿元。
短视频市场的快速增长也同样拉动了4G通信流量逐年升高,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,2015年每一用户每月使用流量仅380MB,而到2020年这一数字增长到10.35GB,尤其明显的是从2017年起每户每月流量突破1GB,在这一过程中,运营商通过提速降费,进一步稳固了4G规模化应用的地位。